加工供貨方案
(一)材料加工制造方案及技術措施
1、石料的開采與檢驗
1.1石料的開采
目前絕大部分的石材礦山也都是采用露天開采。
石材礦床露天開采需要經過地面準備→礦山基建→剝離→開采→地表恢復。其中掘溝(開拓),剝離,開采是石材露天礦生產過程中的三個重要步驟。
開采前應進行開拓和剝離工程,這些工程都是按一定高度劃分成若干臺階,白上而下逐層依次施工。在同一開采臺階上再劃分成若干分臺階,從而自上而下形成多層次開采梯段。
為了使開采工作連續進行,當上一個臺階的儲量即將采完時,就應進行下一個臺階的開采工程施工。一旦上臺階開采完畢,就立即轉入下臺階的開采。若一個臺階的開采量不能滿足工程需要,可同時在兩個以上的臺階上實行多水平開采。每一個臺階都有獨立的開采、吊裝和運輸的完整系統。
在開拓工作,剝離覆蓋層之扣,就進入采場作業面的準備(也有稱采準工作),最后進入荒料的開采作業?;牧祥_采作業主要可分為分離、分割、整形、吊裝運輸及石渣清理等幾道工序。
分離是將一定體積的條狀巨形石塊從礦層(體)上分離出來,是最主要、難度最大的工序。有劈裂法、控制爆破法、鋸切法等。
在條狀塊石從礦體上分離下后,由于有的體積很大,若分開的縫隙小,應用液壓頂石機,水壓包,氣壓包或牽引鉸車將條狀塊石慢慢翻轉或推得遠些,在翻轉前應先墊一些小碎石起緩沖作用,以免條狀塊石斷裂。然后根據裂隙的分布情況,按荒料規格要求等分割成廠家所要求的若干塊荒料毛坯。分割完后就進入荒料的整形,把荒料坯的六個面超過尺寸凹凸部分予以整平的,即符合商品荒料的要求。
石材礦床露天開采應遵循“采剝并舉,剝離先行”。
1.2荒料的檢驗
1.2.1判斷和衡量荒料的來源、坑口、顏色。檢查與選送樣品是否一致。
1.2.2測量規格尺寸(長、寬、高),取正面實際最低點,扣除5cm公差。
1.2.3檢查材質問題,如:石膽、色線、裂紋、花斑、甲線等。
1.2.4做質檢表,標明荒料號及質量狀況所在的位置及程度,并在荒料上做記號。
1.2.5本工程所使用的各項質量檢驗標準均依據國家標準及現行行業標準中的技術要求,采用以下標準及方法進行荒料質量檢驗。
荒料依據國家行業標準《JC204 2001天然花崗石荒料》中一等品的相關技術要求進行質量檢驗,具體詳見以下要求(以下指標荒料規格應不小于大塊料范圍內):
(1) 規格尺寸、平面度、角度:
序號 |
項 目 |
允許極差 |
1 |
長度、寬度、高度(cm) |
4 |
2 |
平面度(cm) |
4 |
3 |
角度(cm) |
2 |
檢驗方法:(按上表序號排列)
1)用3m長鋼卷尺測量。
2)用鋼卷尺測量長度為1米的鋼平尺與被檢平面的最大間隙。
3)用內角邊長45cm×40cm的90度鋼角尺測量荒料相鄰的夾角間隙。
(2)外觀質量:
序號 |
項 目 |
允許極差 |
|
1 |
色調、花紋、顆粒結構 |
應基本一致 |
|
2 |
缺角、缺棱:長度5—15cm, 寬度、深度3—5cm允許個數 |
2 |
|
3
|
裂紋:長度5-10cm內允許條數 |
大面 |
0 |
其它面 |
1 |
||
4 |
色 線 |
|
0 |
5 |
色斑:面積在2.5—6c㎡內每 面允許個數 |
1 |
|
6 |
0.1-0.3mm劃傷擦傷 |
長度小于80 mm不多于2條,不大于200m㎡ |
檢驗方法: (按上表序號排列)
1)目測
2)用鋼卷尺測量缺角、缺角處的長度、寬度、深度。
3)用目測、澆水法、錘擊法確定裂紋是否存在,用鋼卷尺測其長度。
4)目測
5)用鋼卷尺測量計算
2、石材加工的主要生產工藝流程
2.1石材加工的生產工藝流程
荒料采購(開采)→荒料修整→大砂鋸或大切機切割毛板→自動
磨機磨光→紅外線橋式切機切割成品→打背栓孔、倒角、磨邊→成品檢驗→防水處理
2石材加工的生產工藝流程圖
(二)現場配合措施
為滿足設計、施工、供貨及服務等方面的需求,我司將派技術工程師一名、技術工人數名常駐北京施工現場,多備每批貨物的3%的毛光板運輸的施工現場,并配備石材背栓鉆孔機2臺、小型切割機多臺、開槽機、倒角機等加工設備到施工現場。根據施工現場要求,如遇到局部財料尺寸的臨時變動,公司派出人員根據現場要求,在技術工程的指導,技術工人的配合下,以“分工不分家”的原則,不怕麻煩,主動配合施工單位,確保其不因材料規格變化而延誤工期。